Papadakis / Cizeron: Being yourself is necessary to success

法国冰舞选手Gabriella Papadakis / Guillaume Cizeron在升入成年组的第二个赛季就获得了大奖赛中国杯冠军以及2015年上海世锦赛冠军。两个奥运周期以来,他们一直是金牌的有力争夺者。平昌冬奥会获得银牌后的四年,他们带着奥运金牌的目标继续探索与提升,终于在今年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圆满。世锦赛后,Papadakis和Cizeron在爱滑冰记者时,分享了北京冬奥会和主场世锦赛的经历与感受,两套节目的意义以及对于冰舞项目的思考。

两周前的蒙彼利埃世锦赛上,Papadakis和Cizeron在主场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完成了本赛季的最后两套节目,并以刷新三项世界纪录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第五个世锦赛冠军头衔。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庆祝:“这次能为家人、朋友、粉丝们表演,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是对于我们的旅程,我们的团队,以及冰舞项目的庆祝。漂亮的场馆,充满热情的观众,当时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我们非常感动,甚至在节目开始前就已经抑制不住泪水。”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而对于整个赛季的进程,Papadakis和Cizeron给出了这样的总结:“非常满意,不能要求更多了。成绩方面当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每场比赛在冰面上的感觉都很不错,也基本都发挥出了自己当下的最佳水平,这一点让我们特别有满足感。”

两位选手本赛季,甚至过去四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奥运金牌,期间有不少决定也都是以此为中心做出的。受到新冠疫情与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本赛季大奖赛意大利站回归赛场前,Papadakis和Cizeron已经20个月没有参加比赛了。总决赛的取消和不参加欧锦赛的决定也意味着奥运前仅有三场比赛练兵:“其实我们在每场比赛之前都会感到紧张,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如果完全不紧张,应该也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但疫情的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这是过往的绝大多数赛季都没有的。通常情况下,每个赛季都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我们只需要对照执行。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很好地利用了赛程变化后的空余时间进行系统训练,为接下来的大赛做好准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回忆起冬奥会的经历,Cizeron 表示冬奥是极具特殊意义的盛会。“比赛的氛围与锦标赛级别的花滑赛事大不相同,加之疫情的影响,有许多未知,但我们在北京的体验很棒,应该说比四年前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时更好。夺冠后,我们没怎么庆祝,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且实现了。赛事组织得很好,大家也都很友善,在保证运动员安全舒心方面,主办方已经做到了所有能做的。对于这次冬奥会能够如期举办,没有延期,没有取消,我们充满感恩。”

中国是Papadakis和Cizeron的福地,升入成年组的第二个赛季就获得大奖赛冠军,几个月后再次回到上海摘得世锦赛金牌,甚至连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2017–18赛季的中国杯,他们则成为在当时规则下第一对突破总分200分大关的冰舞选手(满分为209.30)。这些也都成为了Papadakis在本次奥运期间的积极心理暗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回到中国参加冬奥会,之前来这里参加比赛的结果都很好,为什么这次会不一样呢?”

与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相比,Papadakis和Cizeron坦言自己的心态已截然不同:“四年前,我们没有任何奥运经验,Tessa和Scott则早已久经沙场。这次在北京,我们已经理解了‘参加奥运会’的特殊心境,也在心理状态的调整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能够更加信任过往训练的积累,信任彼此,信任自己适应和调整的能力。当然,这四年中,我们也成长、成熟了很多,无论是作为个体,作为搭档,还是我们对待花滑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在过去的两个赛季寻找到更适合现在的自己的滑冰方式,并将这些展现给大家。”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对于Cizeron, 站在奥运舞台的特殊心境来自于这个舞台承载的分量。“奥运冠军的头衔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四年一次,比世界冠军更难拿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目标感非常强烈。冬奥期间,花滑只是众多项目中的一个,它也是对于所有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成就的一种庆祝,我们有幸能参与这样的盛会,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是每位运动员通往奥运舞台的历程,还是奥运期间发生的故事,都自带‘神秘光环’。”

四年后终于圆梦,Papadakis和Cizeron表达最多的就是喜悦与骄傲:“特别高兴,领奖时异常兴奋。能够与Madi和Zach一同登上领奖台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以及对于目标的执著追求。四年前,他们离奥运奖牌也仅是一步之遥,看到他们也实现了梦想,我们真的很高兴。”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本赛季,Papadakis / Cizeron的两套节目依然独树一帜,韵律舞将“甩舞”(Waacking)搬到冰面上。“编舞的过程很有意思,这个想法是Marie-France首先提出的。因为时间充裕,刚开始尝试了许多不同的舞种,甩舞的感觉最好。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个相对小众的舞种,所以上冰编排前进行了陆地舞蹈‘速成’,争取尽量地道地完成动作。甩舞与花滑能够很好地结合,因为主要的律动集中于手臂和身体,脚下可以专注于冰舞的技术动作,与节目整体融合得也很好。我们能够享受表演,这也提升了节目的整体效果。”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自由舞则是在赛季初宣布新节目时被他们称为“最后一支探戈”的现代舞作品。对于这个概念,Cizeron解释道:“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展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其中包括自身不同情感的交叠以及搭档之间合二为一的紧密联系。之前几个赛季,我们也非常享受在冰面上呈现传统探戈风格,包括2018–19赛季的韵律舞以及上赛季最终未在赛场上亮相的自由舞。但这赛季的想法则是将探戈中的张力、能量以及这些所造就的‘两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层次融入到现代舞中。音乐选择的并不是典型的探戈节奏,整套节目中探戈动作的比例也不算很大,所以说探戈只是这套节目诸多层次中的一个,我们希望其中的张力能与自身以流畅见长的抒情风格形成对比。随着赛季的进行,这套节目也经过多次修改,其中有不少复杂的设计,而经过不断练习,我们才得以自如地将整套动作呈现出来。”

北京冬奥周期,Papadakis / Cizeron在冰舞项目上的领先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而谈及自己的影响力,他们则表示希望能为年轻选手树立好的榜样:“无论何时,我们都尽量做最真实的自己,也希望大家能看到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牺牲自己的特质,迫于迎合某些标准的压力去假装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用自己并不认同的方式去表现艺术与美。‘保持真我’不仅能让我们更接近成功,它也是成功路上所必需的。另一方面,这个奥运周期,特别是这赛季,我们与许多顶尖选手同场竞技,但无论竞争多么激烈,我们始终彼此尊重,共同的经历也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以及珍贵的友谊。这种氛围在我们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并不常见,也希望场上场下的互动能向大家更多地展示选手们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这是比竞争更长久也更重要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对于一路陪伴自己成长的教练团队,Papadakis和Cizeron也一直充满感激:“蒙特利尔冰舞学校的教练们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成长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一贯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他们是非常优秀的教练,我们彼此之间非常信任,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决定都少不了他们的指点与支持。有时候,他们更像是父母,我们一直都非常尊敬和崇拜所有的教练们,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有他们的见证,这种紧密的关系是不可多得的。”

而对于下个赛季以及更加久远的未来,Papadakis和Cizeron则说:“没有规划,接下来,我们会参与冰演,在法国、日本等地都有演出机会。之后,我们需要好好享受悠长假期,修养身心,花更多的时间与家人朋友在一起,毕竟这两年多来我们都很少有机会见面。至于今后的规划,就到时再做决定。”

Interview:Yuchen Wu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