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Tessa和Scott重登阔别8年的奥运最高领奖台,以三枚奥运金牌、两枚奥运银牌的成绩成为斩获奥运奖牌最多的冰舞运动员。一年的时间悄然过去,一直不愿说出“退役”二字的Tessa和Scott似乎对未来规划已经给出了答案。从第一次稚嫩的牵手到携手创造辉煌,从2016年复出的战无不胜到平昌赛季的先抑后扬,一次次记录、一枚枚奖牌背后是他们对冰舞的热爱与坚守。回首奥运赛季的心路旅程和二十余载并肩起舞的点滴,Tessa和Scott感恩他们拥有彼此的陪伴与支持,他们希望留给冰舞世界的,不仅仅是骄人的运动战绩,更是闪亮的人格魅力。

奥运:拥抱压力,经验是最大的优势
平昌奥运会开幕式,Tessa和Scott共同挥舞着枫叶旗帜走在加拿大代表团的最前面,他们意识到身负的重任,“能够第三次代表加拿大登上奥运舞台,是莫大的荣誉,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和不可避免的压力,但我们会享受和拥抱这份紧张,因为身披枫叶的奥运战袍,本身就是一种光荣,我们绝不会轻视这份沉重的责任。我们对自己的表现有着很高的期望,我们准备好了,期待在奥运会发挥出最高水平。我们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希望加拿大能为我们骄傲。”
与2016-2017赛季一路凯歌不同,进入奥运赛季,Tessa和Scott受到了来自Gabriella和Guillaume更强劲的冲击,并在大奖赛总决赛中不敌法国组合。备感压力和担忧的同时,两个人也没有气馁, Tessa将这场惜败视为前进的动力,“我们学到了很多,赛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在研究哪里可以继续精进了。观众和裁判的回应非常有价值,根据反馈我们会和教练讨论哪些地方感觉是对的,哪里还需要修改。”Scott则抱着乐观的心态对待银牌,“我们努力去看好的方面,为每场比赛都有所进步感到高兴。我们真正享受了备战过程,享受和彼此一起滑冰,这是我们职业生涯走到今天最为重要的。”
经历过两次奥运,Tessa和Scott在总决赛之后没有急躁,而是每一天都带着奥运比赛的心态踏上训练场。“能够预见并感受到压力和不安,是件好事,每次训练我们都给自己加压,只有给自己更多在压力之下表演的机会,才能在奥运赛场更为从容镇定。” 作为运动员,他们也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没有人会满足于第二名,我们的目标是去赢得奥运会。希望今后回首这段经历,不会有任何后悔和遗憾。”
尽管媒体和观众早已将冰舞金牌之争锁定在Tessa和Scott、Gabriella和Guillaume身上,但Tessa和Scott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冰舞的魅力就在于不论你的绝对实力处于哪一梯队,只有自己表现好,才有机会优胜。奥运冠军会归属于那场比赛表现最好的组合,拥有夺冠机会的运动员绝不止两对,我们的任务是要保证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我们两个。只有享受训练、享受滑冰、享受与彼此共事的时光,才有可能成功。”
在Scott看来,经验是他们相较其他选手最大的优势,“能够第三次出战奥运,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2006年作为第一替补也是如此。很多选手是第一次参加奥运,而我们早已感受过奥运的压力,我们必须最大化这种优势。但在奥运到来前,甚至在团体和个人比赛之间的那几天,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不会停下完善节目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奥运会上要将所有改进一次性呈现,奉献最完美的表现。”

节目:求新求变,倾听内心的声音
Tessa自嘲说,他们对节目 “疯狂地修改”可谓“臭名昭著”。在运动员们步步为营的奥运赛季,Tessa和Scott却在总决赛后决定对自由舞《红磨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他们换掉了半套节目的音乐,将《Come What May》由独唱改为重唱。2018年加拿大全国锦标赛首次亮相新版《红磨坊》,他们以满分的成绩第八次获得全国冠军。“温哥华对我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在温哥华第一次赢得全国冠军,也在这里第一次赢得奥运冠军,如今第三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奥运践行之战、全国比赛谢幕之战又回到温哥华,就像完成了一个轮回。观众的热情温暖并感染着我们,我们会珍存这份美好,记住赛场上的呐喊和助威,并将同样的感觉带去奥运赛场。”一曲终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全新的《红磨坊》磅礴的尾声,在赛后引起热烈讨论。
问:最后的托举Scott双手举向天空,是胜利的暗示吗?
Tessa: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是,但也不尽然,就像一百个人眼里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个设计在每个人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唤起不同的感受。当然电影中Satine香消玉殒,这也是我们最初的结尾,就是繁华落尽时,歌舞升平、极具戏剧性张力的节目最后,突出强烈而令人心碎的对比。修改后的结尾,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有更强烈的凯旋意味,使节目中的爱情故事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但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结束托举也同样表现着心碎和绝望,Scott张开的双手就好像我们的角色想要努力去抓住什么、去留住最后的美好。
Scott:其实我并不希望这个结尾被解读为胜利的预示,我更希望这个结尾表现出我们经历了这一切起伏坎坷,却依然愿意去抓住和坚守一些东西。
问:原来如此,请不要太在意我们的解读,这只是肤浅的猜测。
Tessa:哦不,我们很感谢这样的反馈,能得到旁观者的观点才是最有意义的。
Scott:是的,因为我们自己并看不到这一层含义。其实如果能传达出胜利的感觉也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了。这个托举将是我们留在奥运赛场的最后瞬间,本应有一种成就感,毕竟我们为这套节目而自豪,也希望与观众们分享这份成就。能够让全场观众的热情被点燃达到最高潮,这样的表演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问:那么最后“死去”的造型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吗?
Tessa:这非常有趣,我想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所呈现的也许不再是“死亡”本身。这个造型也许就是一个戏剧性的结尾定格,而我们的故事可能还在继续。我们也在继续挖掘,故事还可能如何展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它可能代表着一个生命惊天动地地离去,也可能有很多其他意义。
Scott:我们总说,希望观众能从节目中有所感触,也希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让观众去决定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只要能触动观众,让他们的内心泛起涟漪,就足够了。
问:节目结束时你们内心又有怎样的涟漪,都交流些什么?
Scott: 我偷偷摸摸捂住嘴不让你们听见(笑)。其实只是告诉彼此,要记住这一刻,享受这一刻,记住我们做出了多少努力,希望这个节目可以……(有些哽咽)
Tessa:我们希望自己能用心演绎节目,而不仅仅拘泥于技术细节,这个赛季我们花了太多的精力在技术上,每场比赛都过分纠结于每个要领,这令人疲惫。现在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信任平时训练的成果,告诉自己,这些技术要领已经成了我们内在的本能,现在要做的就是忘掉这些羁绊,让自己放松而自由地滑冰,就像这个赛季加拿大的口号一样“感受此刻”,在我们节目表演当中,抬头看到冰场四周加粗的FEEL THE MOMENT,也是对自己很好的警醒。

Tessa还透露了一个“意外惊喜”:“赛季初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看过《红磨坊》,因为我们周围的朋友都看过,对故事线和角色谙熟于心。所以我们天真地以为观众也一定会立刻明白我们表现的人物和故事,结果却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们在表演的同时,还肩负着将整个故事和角色向观众们交代清楚的重任。”意识到这一点,Tessa和Scott更大胆地将节目打造为“私人订制”。“故事如何展开和结束,都要依赖于我们的表演,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观众很快与我们产生共鸣,但这也是最令我们兴奋和乐在其中的地方,我们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与赛季过半还敢于修改节目同样需要勇气和决心的,是《红磨坊》中另一个充满争议的托举设计,很多人认为这个动作过于露骨和大胆。而Tessa和Scott从节目创作之初,就决心要以激情、戏剧性、浪漫和舞蹈奉献一套不同于“Virtue/Moir标签式抒情节目”的自由舞,坚守这个颇具争议的托举就如同选择《红磨坊》一样,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问:你们不放弃这个托举,有着怎样的考量?
Tessa: 我想这个托举很好地代表了我们这套节目编排的中心思想,既然想要第三次踏上奥运赛场,那就要做些与之前不同的事,哪怕是呈现出像这样激烈、性感、黑暗或是带着浓浓现代风格的元素。
问:整套节目都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编排的吗?
Tessa: 是的,从编舞到服装设计都希望充满新颖的现代感。
Scott:就好像当年的《卡门》,我们希望呈现与众不同的《红磨坊》,为这个节目打上个人印记。
问:你们曾经说过,与Marie-France和David Wilson合作总能得到极大的启发,编舞过程中他们又给了你们怎样的指导?
Tessa:实际上,在摸索节目基调和风格的时候,我们率先进行了陆地部分的编舞,由之前Hip-pop的编舞Sam Chouinard操刀完成。由于《红磨坊》被太多人选用过,我们意识到,如果想将它带上奥运舞台,就必须求新、求变,因此我们决定找Sam为我们编排开头的舞蹈。而David Wilson作为编舞也非常尊重我们的选择。
Scott:和Sam合作是件很酷的事,选择音乐的时候,我们两个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基本构架,以及希望呈现的动作风格,但我们并没有信心将这些想法搬上冰面,而Sam的鬼斧神工令这些想法成为现实。
Tessa: 整个过程中我们都给David发去舞蹈视频,他对我们和Sam的创意非常尊重,他通过视频去想办法将动作移植到冰面上,并加入他的风格与创意为节目锦上添花。一切就绪之后,Marie-France为节目最终掌舵成型,而Patrice则编排了具体的步伐和托举,因此这套节目是所有天才创意的结晶,每个人都为节目带来不同的精彩,而组合在一起,他们为我们打造了独一无二的《红磨坊》。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是平昌奥运会自由舞比赛当天央视对Tessa和Scott表演的评价。经历奥运的洗礼,《红磨坊》确实已经成为“曲中人”内心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从思考节目之初,我们就希望能找到一个能让我们起鸡皮疙瘩、不由自主起舞的曲子,《红磨坊》让我们有了这种‘非它莫属’的感觉,它比我们滑过的任何节目都更触动我们。即使是经历了漫长的赛季,它依然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已经成为我们一部分,与我们紧紧相连。”

相比于《红磨坊》创作和修改的一波三折,Tessa和Scott运动生涯的最后一套短舞则一气呵成。Tessa介绍说,Marie-France为他们敲定了音乐,并与他们交流了节目“野性”的灵感。“我们对拉丁风格也有所顾虑,但第一次伴着《Sympathy for the Devil》起舞时,就爱上了这个节目。我们表演过很多拉丁作品,因此非常渴望一套不落俗套的节目,亟需感受焕然一新的能量。这种渴求贯穿整个节目,也是我们选择《加州旅馆》的原因。我们一直都希望能用这首曲子,虽然一开始设想的是表演滑。”Scott则将这套短舞定义为“带有摇滚风的拉丁节目”。“《Sympathy for the Devil》和《加州旅馆》是我们很喜欢的歌曲。我和Tessa都希望所选择的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冲击。短舞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两个人倾其所有用心起舞。”
多年征战, Tessa和Scott对各种风格早已驾轻就熟,说起还未涉猎的风格,两个人开玩笑说“留给我们的选择不多了”,但他们依然渴望尝试不同类型的表演,以及像表演滑《Long Time Running》一样,亲自编舞,做些即兴创作。“这套节目并不在计划中,直到加拿大站才敲定。”Tessa坦承他们原计划使用之前赛季Prince主题的短舞作为表演滑,“但是加拿大站之前,the Tragically Hip乐队主唱Gordon Downie突然去世,对于加拿大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全国都在哀悼Gordon,于是我们决定用这首曲子纪念他。”Scott还透露,他们本想在加拿大站用一次就换掉,“但我们在情感上非常亲近这支曲子,于是保留了下来。表演滑需要与观众的互动,选择有动感的音乐也许效果更好。用《Long Time Running》有些剑走偏锋,但是希望观众们能感受到与大部分节目不同的情绪。”

回首:心怀感恩,不要忘记对冰舞的热爱
平昌奥运会也许是Tessa和Scott运动生涯的最高点,但对于依然年轻的他们来说,更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花样滑冰的赛场从来不乏传奇,比如Gordeeva/Gordeev曾经美好却戛然而止的爱情,再比如浅田真央对三周半的不懈追求,随着平昌赛季落幕,Tessa和Scott也成为了传奇的一部分,但他们还没有时间去思考究竟什么才最能代表“Tessa和Scott”。“希望一百年之后人们记得我是第一个完成两个四周跳的选手”,Scott天马行空地开起玩笑,“衡量自己的进步或成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不同于观众或裁判,我们几乎只专注于不足,以及如何提高、超越自己。也许在十年甚至更久之后,当我们通过荧屏重温自己的节目,才会真正开始欣赏和喜欢自己的表演,明白如何定义这段旅途。”
Tessa和Scott内心里更希望人们永远记住的,是最为朴实的他们:“也许这听上去很老套,但是我们希望人们不仅能记住我们是优秀的运动员,更能记得我们首先是善良的普通人。我们享受做运动员的经历,享受刻苦训练,并用训练成果来衡量我们的能力,充实而满足。如果能为冰舞世界留下一笔遗产,那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但毫无疑问,很快新一代的冰舞选手就会超越我们,创造他们的辉煌。“
告别赛场的Tessa和Scott终于有时间去关注加拿大新一代的冰舞选手。“我们曾与Marjorie和Zach是训练伙伴,看到他们逐渐成长为加拿大冰舞的中流砥柱,我们非常开心。”期待年轻组合超越自己的同时,Tessa也分享了成功的黄金法则,“成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也没什么速成秘诀或秘密配方,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要做出很多牺牲。我们很幸运,能够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一起为之努力,这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面对无数怀揣梦想的小小冰舞,Scott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初心,“要找到自己所爱的东西,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训练总是枯燥乏味的,日复一日,年轻的运动员很容易因此忽略了自己对滑冰最初的热爱。我们直到现在还不断提醒彼此,要享受每一刻,如果失去了对冰舞的热爱,那一切都不再值得了。”Tessa则希望孩子们珍惜彼此,“我和Scott非常幸运,从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其核心就是忠诚、信任,还有尊重。我们是彼此最大的支持者,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去做到以上这些,去维持我们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论冰场上还是赛场外。”
问起他们从搭档身上学到的东西,Scott拍拍脑袋,笑着说:“我的天!二十年要从何说起,大概这场采访永远都结束不了了!我常开玩笑说Tessa都不记得生命中没有我的日子了,我猜这对她来说听上去挺吓人的。”二十余载的携手奋斗难以总结成三言两语,而“幸运”二字却似乎又足以概括。“我们曾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走过青春期、又共同长大成人,也许我最终学到的,或者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非常幸运。如今踏入冰场,我最兴奋的事依然是见到Tessa,我们对未来还有共同的梦想,拥有这样一个合作紧密的搭档,是独一无二又难能可贵的,我们都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而Tessa,则如同她在新版《Tessa and Scott》封底所写的那样,感恩这份珍贵的搭档经历,又不知如何解读它的意义,因为与Scott并肩努力的这段人生,是她成长与收获的全部。“In all of this discussion about what our partnership means, we’re the two people, right in the center of it, who understand the least about it because it’s all we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