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冰舞运动员Sofia Shevchenko和Igor Eremenko牵手于2014-2015赛季,彼时12岁的Sofia刚刚从单人滑转项,Igor正面临没有舞伴的困境。年龄相差四岁、女伴毫无冰舞经验,Sofia和Igor却克服所有困难,搭档的第二个赛季便在青年组大奖赛有所斩获,2018-2019赛季更是勇夺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冰舞冠军。2019年秋天,他们迎来成年组首秀,年底首次参加俄罗斯全国锦标赛便跻身前六。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Sofia和Igor退赛大奖赛俄罗斯站,但他们再次在全国赛以第四名的好成绩为特殊的一年画上句号。疫情爆发前,爱滑冰有幸对两位选手进行了专访,活泼直率的Sofia和稳重谦逊的Igor对滑冰和生活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对人生也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理想。

“我们准备好了”
青年组的最后一个赛季,Sofia和Igor接连在总决赛和世青赛上夺牌,“那个赛季感触颇多”。带着骄人的战绩迎接成年组的挑战,Igor认为青年组的好成绩给予他们更大的信心和更高的起点,“而我们进入成年组的目标,就是要向所有人展示,我们准备好了,无论节目还是参赛状态,我们准备好了去战斗、去展示自我。”Sofia则表示他们对成年组的节奏适应得很快,“说实话我已经快忘了这只是我们的第一个成年组赛季。可能在测试赛和大奖赛美国站的时候我稍稍感觉到‘这是成年组的比赛’,因为还不是十分适应成年组的节奏和感觉。但后来我们渐渐适应了比赛节奏,也和更多运动员熟悉起来,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了。”
采访时两位运动员刚刚结束全国赛,打算利用赛后的时间好好调整。刚问到这两天有什么计划,Sofia立刻做出睡觉的姿势。“我就想睡觉,但是时间宝贵,也得抓紧跟朋友交流,看接下来的比赛,有机会去城里逛一逛,之后回到莫斯科和亲朋好友团聚。”第一次参加全国赛便得到第六名,两个人显得非常兴奋。“第一次参加全国赛,算是顶住了。纵观全局我们很满意,全国赛的赛场上云集了全俄罗斯、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选手,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第一次比成年组能获得第六名,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满意比赛发挥的同时,两个人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反思,Sofia最满意的是韵律舞,“我们终于从技术到表演都完整地按计划完成了,之前的比赛里我们总是太注意脚下的技术细节而忽视了情绪的表达,包括测试赛也是一样。”Igor也认为他们的韵律舞做到了“享受赛场上的每一刻”,但他对自由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基本发挥了水平,可惜我们滑得有些紧,不像训练中一样自如。”

“完美取决于每一个细节”
尽管两个人下定决心“为成年组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这两个赛季的韵律舞《滑稽戏》,其实是2019-2020赛季快要开赛了才临时抱佛脚的节目。原本,他们计划编排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赛季初我们更改了韵律舞,主要原因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能算音乐剧或者歌舞片,严格意义上不符合规定,我们不想去冒险。” Sofia坦承,从《了不起的盖茨比》换成《滑稽戏》并不是件容易事,毕竟两个节目表达着不同的情绪。“虽然选用的都是快步的音乐,但《了不起的盖茨比》更为抒情,饱含着内在情感,《滑稽戏》则充满了外露的爱和激情,更为火爆。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在节目的表达上,努力让我们的表演看上去更清晰、自然、从容。”Igor补充说:“而且两个节目的节奏其实也不尽相同,原本按照一个音乐准备了很久,却突然换成不同的音乐。还好我们最终按时完成了任务。”
首个成年组赛季别具一格的自由舞,则是Sofia和Igor从构思、编排,再到服装设计全程精心参与、身体力行的成果。他们亲自选定了“木偶”的主题和意向,并为这个节目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舞蹈动作上肢和头的设计就像提线木偶,仿佛被绳子拴住操纵着。通过这些设计我们想展现这个社会对每一个个体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更多地见识和思考,我们想摆脱这些束缚和操控我们的绳索。通过节目,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记得那个从未被世界影响和改变的自己吗?”
要将这样复杂而深入的命题搬上冰面,运动员和教练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整个小组共同努力编排的过程更是宝贵的经历。“非常感谢教练,感谢他们接受我们的想法和建议。尽管这个提议很不寻常,但他们没有直接批评和否定,而是和我们探讨,有行不通的地方,也会去想办法,很高兴他们采取了我们的建议,帮我们将想法变成现实。” 不过,Sofia也遗憾地表示,他们的这些设计并不是从节目的第一个动作就那么显而易见,而是随着节目展开才逐渐清晰。“当然了,冰舞表演中,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赋予节目对于自己的特殊意义,重要的是,节目是否能给观众带来某种触动。如果能,那么这节目就是成功的。”
除了节目内容,Sofia和Igor在服装、发型、造型等各个方面都追求着完美。Igor透露,2019-2020赛季自由滑的服装制作,才是“最让人焦虑的环节”。Sofia也补充道:“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从第一次听到音乐,就开始画草稿。运动员在冰面上展现节目看似简单,背后实际上是漫长和艰苦的努力。一个三分钟的节目,是由无数精雕细琢的细节组成的,为了节目的完整,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服装也不例外。” 可惜的是,草稿上的设想常常无法实现,更不要说搬上冰面加入节目,为此Sofia和Igor没少麻烦服装设计师。“如果我们的设计最后不能成型或者不适合在冰上展现,那就很令人不安。非常感谢我们的服装师,有时候因为训练下课晚,我们大晚上去和他们讨论、争论、辩论,有时候甚至大喊大叫,最后终于有了成品。”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件“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服装,上冰一试,裙子的一部分依然会在滑行中往下掉。“这在比赛中就要扣分了。那身衣服只穿了一次,就被换掉了。节目的完整和完美取决于每一个细节,头型、发型等等都包括在内。”

“我一定要和这个男孩搭档”
Sofia和Igor年龄相差四岁,出生和成长在不同的城市,两个人最终能成为舞伴携手征战,Sofia将其归功于“命运的安排”。 1997年,Igor出生在顿河畔罗斯托夫,小时候爸爸妈妈带着他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罗斯托夫能去的地方基本都去了一遍”。和大多小男孩不同,Igor对于足球兴致不高,“我没有那么狂热,当然我们承办世界杯的时候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我从来没真的在足球场认真踢过球,只是在学校体育课踢过几次。”终于,一次机缘巧合,Igor跟着妈妈来到了冰场,误打误撞开始了自己的滑冰生涯。“有教练发现了我,就让我报名练习。不过罗斯托夫的条件不算太好,后来来自基洛夫的教练Olga Nikolaevna Ryabinina加入了我们,我被选入了一个小的训练组,开始和Eva Khachaturyan配合练习冰舞。后来因为教练得到了在莫斯科执教的机会,我们也跟着一起去了,之后我加入了Irina Vladimirovna Zhuk的小组。”
出生于2001年底的Sofia则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我四岁开始在莫斯科跟着Irina Borisovna Starkhova学习滑冰,一开始就是因为妈妈喜欢花样滑冰,想让我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大概是滑冰的魅力吧,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去训练的频率越来越高。那时候我看着那些十五、六岁的大孩子,跟妈妈说:‘我也想滑得那么好。’于是Irina Borisovna告诉我:‘滑出那样的水平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说:‘我明白。’她又问:‘那你准备好了吗?’我说:‘准备好了!’于是我的体育生涯开始了。” 年幼的Sofia并不太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挑战,她的女单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我其实并不太明白我到底‘准备好’什么了,就是一股子冲动选择了滑冰,我跟着启蒙教练大概五年,后来我来到CSKA俱乐部开始学习三周跳,进展一直不怎么顺利,最终决定转练冰舞。”
其实,在Sofia很小的时候,她的启蒙教练就有想法未来推荐她练习冰舞。Sofia笑着回忆:“Irina Borisovna总是念叨:‘我不确定Shevchenko在单人滑上能有多大建树,但是应该非常适合去练习冰舞,成绩应该能不错’,那时候我才四岁啊!”Sofia非常感谢教练看出她的潜质,激发她在冰面上的性格特点和意志品格,因此,2019年萨格勒布世青赛获得铜牌之后,Sofia回到莫斯科看望恩师,将自由舞小奖牌和鲜花献给了Starkhova。“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时刻都是很特殊的,她从我四岁看着我成长,发掘了我的潜能,而我在练习冰舞四年多之后终于在世界大赛取得了好成绩,我和教练都热泪盈眶,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Sofia和Igor初次牵手时,Sofia还是一个对冰舞没什么概念的小运动员,Igor则已经参加过青年组大奖赛,由于和前舞伴拆对,在寻找新搭档。“为了让Sonia(俄语中Sofia的昵称)尽快适应冰舞,也为了避免我一个人训练的尴尬,Irina Vladimirovna让她来和我试训,之后也还有另外几个女孩子试训,最终确定我和Sonia搭档。第一个月,基本就是在互相熟悉。”见到Sofia之前,教练告诉Igor,他们找到一个“点燃的火一样”的女孩,于是Igor便“脑补”出一个高大热情的女孩子,“万万没想到眼前的Sonia竟然是是外表那么小小的、软萌的小不点”,回忆起第一次见面,Igor依然忍俊不禁。
而在Sofia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Igor,她有点儿胆怯,不敢说话,因为身高差距,只能高高仰起头才能看见Igor的脸。“一开始是有些意外的,因为我本来和小朋友一起练,Igor当时的年纪甚至已经能参加成年组比赛了。我从小练习单人滑,对于和搭档一起滑冰一无所知。还在小组训练的时候,看着大组里的哥哥姐姐,那么高、滑得那么好,就会睁大了眼睛张大嘴满脸羡慕。突然有一天,教练带我去大组,告诉我:‘跟他一起滑冰’,我心里一沉,一瞬间站在冰上不知道该怎么做,该往哪边走,但是Igor非常理解我,从来不会因为这些责备我,而是带着我一步一步学习。” Sofia声情并茂地回忆着刚开始学习冰舞的日子,笑称那段时光“真是永生难忘的一段日子”。刚开始,Sofia的水平不是很高,可是从试训第一天起,小小的Sofia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一定要达到他的水平。“我不断告诉自己,我需要这样的搭档,拜托了,我一定要和这个男孩搭档。当我发现他们把我们放在一起就是为了让我熟悉冰舞、让Igor能正常练习,还有别的女孩来试训,我心里很不舒服、很失望,但这也激励了我,让我更有动力,更坚定了无论如何都要达到高水平的决心。”

“不能带着成见开始每天的训练”
转项后的Sofia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有很多新东西要去学习,很难说某一个方面最难适应,冰舞是个有机的整体,有太多的东西要去顾及,我也没去思考到底什么最难。我们要进行芭蕾、形体、滑行技巧等等的训练,有些方面我的天赋还不够,比如柔韧。练习冰舞之后最大的变化是我感受到了更多支持。”
从2014年搭档至今,相互支持和尊重一直都是Sofia和Igor坚守的底线。即使是意见相左的时候,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不会相互指责。“这种时候,重要的是要探讨问题出在哪里,今后一起努力避免。” Sofia和Igor有着截然不同的脾气秉性,Igor比较沉稳,Sofia则直率一些,但两个人之间交流一直很顺畅,两家人也都是朋友。“我们每周双休日不一定会一起玩,但随时都可以给对方打电话聊些零七碎八的小事。我们相互支持和信任,是很好的朋友,但也不觉得我们的默契要依靠不间断的语言交流才能维持。” Igor表示他们从不吵架,“极少数情况下,我们也许会说些不好听的话,但是最终我们都会各自先冷静下来,互相道歉,然后和好如初,始终坚守相互尊重的底线。” Sofia总结说:“冰舞运动员必须要尊重彼此,我们不能带着成见开始每天的训练。”

“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广泛的积累”
尽管性格不同,但冰场之外,Sofia和Igor却有着不少共同语言和爱好。两个人都对建筑、绘画和设计有着极大的兴趣。Sofia小时候甚至为此经过专业的训练,“如果不滑冰,我觉得我要么会成为画家,要么成为设计师。小时候,我甚至都去了建筑艺术学校注册学习,而且成绩还不错,可惜一年之后我没坚持下去,因为我没法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每周日上午九点上课,我平时还有训练,周日可是唯一的休息日啊,于是我想‘还是算了吧’。” 除了绘画,Sofia和Igor也在其他领域有所涉猎。Igor最近几年喜欢上数字营销领域,Sofia则在游泳方面也颇有天赋,“小时候我还参与了游泳训练,教练说我要是练习游泳应该也能有不错的发展。”
熟悉Sofia和Igor的冰迷一定不难发现,两位运动员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摄影技术也相当了得,特别是Igor,被舞伴夸奖“专业水平”。不过,Igor说目前为止,摄影还仅仅是一个爱好,“我希望它不止停留在爱好阶段,虽然没有考虑成为职业摄影师,依然希望精进一步。” “我觉得你可以!”没等Igor说完,Sofia立刻鼓励道。“我是觉得当一个人真正喜欢一件事,也有这方面的潜质,愿意去思考,未来可以去尝试更进一步。” 那么Sofia还有什么想去发展的爱好呢?“Sonia的爱好就是睡觉,”Sofia调皮地回答。“Sonia有好多爱好,我也喜欢摄影,但没有Igor拍的多。我的梦想之一是旅行,因为我很喜欢去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各地的人们交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由于我一直在准备考试,最近基本都在学习。”
2019年底,Igor正在大学学习,而毕业班学生Sofia正在准备俄罗斯的高考,她梦想着进入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GITIS),对自己学业也有着基本的规划:“我特别想学习导演或者是表演专业,但是我也知道,学习这些会占据和滑冰一样多、甚至更多的时间,目前看来似乎不太行的通。也许今后结束竞技生涯我还会考虑学习这些领域,目前来看,我大概会许学习编舞或者芭蕾编导。” 2020年,Sofia如愿进入GITIS芭蕾编导专业学习,和另一位冰舞选手Maria Kazakova成为了同学。“我想追求良好的教育,所以周末基本都在学习,然后和亲人朋友在一起。除此之外,我想把英语学得更好,因为这是必备的技能,使我可以和更多人交流。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某些想法或是故事搬上冰面,我们不能仅仅机械地把情节和动作放进去,而是要把内在的东西也同样展现出来。因此,每天冰场和家两点一线,围着冰鞋、手机、食物和睡眠打转的生活是行不通的,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广泛的积累。”
和Sofia一样,Igor对待学业也毫不马虎。“我们都努力在训练之外尽可能去接触不同领域,因为总有一天我们的职业生涯要画上句号,但是生活还得继续。”Igor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英语,“希望能达到流利,然后我计划再学个第二外语,准备学习法语。在花样滑冰领域,很多运动员都讲法语,我也希望能够和他们交流。” Sofia则半开玩笑、半是无奈地补充说,他们花了很大功夫学英语,心想终于能在出国比赛时和各国选手谈天说地,“结果我们很快就发现,怎么现在大家凑在一起,所有人突然都开始说法语!我们不能落下,相互交流非常有趣。”

“体育是帮助人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式”
Sofia和Igor非常享受每一次比赛能和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但他们也透露说,相比起将某一个运动员视作他们的偶像,他们更愿意博取众长。“每个选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单独挑出某一两个,这非常难,每场比赛都会看到高水平的运动员,我们非常愿意观摩他们的比赛,向他们学习。” 两个人也非常高兴这两年终于有机会与同组的师哥师姐并肩作战,“我们小组的运动员都很友善,非常进取,也真诚地为其他人的成功而开心。到了成年组,我们和Sasha、Vanya(Stepanova/Bukin)常常一同外出参赛,有了更多交流,我们相互支持、促进和学习。”
虽然年纪尚轻,但Sofia和Igor对自己的滑冰生涯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理解。Igor坦承小时候滑冰是因为喜欢和好玩,但渐渐地,体育成为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在冰面上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生活,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而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我们去到了很多国家,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开阔了视野,这样的经历也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帮助人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式。”
Sofia则在好几年前就开始思考,自己滑冰究竟是为了什么。“毕竟想一想,训练是这么苦,有时候效率很低,进步也很小。”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成熟,Sofia逐渐意识到,花样滑冰给自己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奖牌还与荣誉。“练习体育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与满足感。体育运动带给一个人的艰苦有时候会是撕心裂肺的,可能没什么比这样的困难更能打击一个人。但是当你走出这些荆棘,你便成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人。运动员在15年之中可能会经历普通人75年都体会不到的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体育给予我们很多,尽管很多时候困难多于享受,但类似的磨难是值得在生命中去经历的。” Sofia还透露说,自己非常善于自我批评,对自己要求严格,基本没有感到“完全满意”的时候。“因此,我的梦想是今后有一天,我能意识到自己倾尽体育生涯,一直都拼尽全力,能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是的,你已经做到了所有能力所能及的’。当然这样的感受可能常常需要奖牌或者胜利来佐证,但如果能有这样的一刻,那么就达成了完全的自我实现,感到宽慰和快乐。我希望这一天能到来,也相信它会到来。”
和所有运动员一样,Sofia和Igor也始终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而努力着,他们梦想着登上奥运舞台,去争取奖牌。但他们目前最大的梦想则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正如Igor所说:“我们始终希望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现,体育挑战着身体机能的极限,因此无论运动员时期还是未来退役后,都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彩蛋时间】
专访开始前,来自俄罗斯Neva Sport的记者刚刚结束她的访谈,正与两位运动员攀谈。征得同意后,我们有幸加入了对话,并听到Sofia和Igor回答如下问题,一起来看看两位选手是怎样回答的吧!
如果你能拥有超能力,你会选择哪一种?
Sofia:这个问题很复杂,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去反思和思考哲理。我得好好思考一下。
Igor:我小时候特别爱看《降世神通》,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有掌控世间元素神力的超能力。
Sofia:你想掌控哪一种元素?
Igor:全都想。
Sofia:(经过漫长的思考)我的愿望也许算不上是什么“超能力”,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已经达到了这个层次,但是我很希望自己能与自然之法融为一体,能够去冥想和领悟,达到与我们的星球的和谐。我非常热爱大自然,也喜欢独处,我希望能从自然中汲取能量。当然了,我要是能有无所畏惧的能力也挺不错的!
Interview/Photo: Tianyuan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