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赛场两年,Tessa Virtue 和 Scott Moir 选择在2016-17赛季复出。从 2006-07 赛季世锦赛首秀至今,这对合作近 20 年的加拿大冰舞组合书写了辉煌的履历: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冠军、两届世锦赛冠军、三届四大洲锦标赛冠军、七次全加冠军。本赛季他们第一次登上大奖赛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实现了大满贯。四大洲比赛结束后,Tessa 和 Scott 接受了爱滑冰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复出之路上的酸甜苦辣和节目背后的细节点滴。
选择复出,是因为 Tessa 和 Scott 想念熟悉的赛场,他们的目标就是平昌冬奥会。“每一届奥运会都是独特的,每一次备战也让我们收获不同的感受、积累不同的经验、学习和成长,这是最令我们怀念的。”谈到对奥运的期待,Scott 开玩笑说:“如果可以,我希望还能再比18届奥运会!”
本届四大洲比赛也是奥运场馆测试赛,Tessa 和 Scott 十分珍惜这次比赛机会,“我们非常期待明年的奥运会,能够提前熟悉奥运场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这个场馆非常漂亮,设施很好,在这里比赛感觉很棒。这次比赛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场馆,以及在这里比赛的感觉,当然还有我们出色的表现,我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了应有的水平,奉献了高水准的节目,达到了预期,每一步都按部就班,每一天都令人难忘,收获很大。”
与许多老将艰难的复出过程相比,Tessa 和 Scott 的复出之路显得顺利而平稳,回归至今,他们战无不胜,但实际上,他们遇到了很多挑战,经历了大起大落,特别是在赛季前半段,克服了种种困难,“复出是一个慎重的决定,决定复出时我们就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时隔两年重回赛场,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不惧怕挑战和失败,因此,面对困难我们并没有手足无措。” 本赛季的优异表现让 Tessa 和 Scott 更加相信自己,相信他们的团队,对于未来,Tessa 也充满信心,“复出的经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奥运赛季,因为现在,我们更加无所畏惧。”
本赛季,Tessa 和 Scott 带来了两套风格迥异的节目,不论是富有动感的短舞蹈,还是优美抒情的自由舞,都广受好评。从选曲、编舞,到节目的成型、打磨,Tessa 和 Scott 与David Wilson 和 Marie-France Dubreuil 共同创作了属于他们的冰上故事,“这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编舞时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在期待赛季结束后,再一次投入编舞过程,去创造新的故事。”
谈及与 David Wilson 的合作,Tessa 和Scott 十分敬佩 David Wilson 敢于挑战一切不可能的精神,他能把所有听上去疯狂的点子变为现实(Tessa 笑着说 David 恐怕根本没想过,在冰舞的世界还有不可能实现的想法)。Scott 用“编舞天才”来形容 David Wilson ,“他充满了正能量,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非常荣幸能够请他为我们编舞。”Tessa 则将与 David Wilson 的合作视为这个赛季取得成功的基石,“他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和无尽的可能,这些是一个好节目得以成型的前提。”
Tessa 和 Scott 本赛季自由舞的配乐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二部分名为 Shadow 的乐曲是作曲家 Karl Hugo 为他们特别谱曲的。Tessa 介绍说,请作曲家专门创作一段全新的旋律,是 David Wilson 和 Marie-France Dubreuil 的提议,“当时我们已经决定选用 Pilgrims on a Long Journey 和 Latch 这两首曲子,这两段音乐都十分动听,也非常搭配。钢琴和大提琴的旋律贯穿两首乐曲,Pilgrims on a Long Journey 以钢琴主奏,Latch 则更多地运用大提琴,所以我们需要一段由钢琴和大提琴共同演奏的旋律来衔接两首曲子。此外,现行规则强调节目中必须有明确的节奏和情绪变化,作曲家 Karl Hugo 创作的这段旋律是稍稍暗淡的小调作品,为我们的节目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同时,这段音乐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我们想表达的情感,与自由舞所讲述的故事完美地契合,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为了打磨和完善自己的节目,每场比赛之后,Tessa 和 Scott 都会认真听取反馈, 尝试新的动作和编排,比如在四大洲自由舞中,他们使用了新的旋转。“相比过去,这个赛季我们做出的调整非常少,节目大体结构和步伐自始至终没有太大改变,只是个别地方做了微调。得益于节目整体架构的稳定,我们能够专注于雕琢细节,尝试新的元素,为观众带来新的感观,让节目更加精美。当然,有些调整是为了更有效地拿到高分,但我们更加看重的,是调整之后的动作是否还能契合节目的整体风格、保持节目的艺术性和流畅性、传达我们想表达的情感、不违背我们的初衷。”
2017-18赛季,Tessa 和 Scott 将第三次备战奥运会,他们坦诚,即将面对的压力,甚至会比前两次备战时更大,“备战奥运总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但运动员的生活就是如此,四年一个周期,每个人都希望在奥运赛季拿出最好的表现。”有了 2010 和 2014 两届奥运会的经验,Tessa 和 Scott 如今已经能更加从容地面对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2010 年,我们都很年轻,赛前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应对压力,我们在温哥华表现出色,赛后总结了取得成功的经验。但我们不能总去回忆从前,不能完全依赖经验,也不应该有过多的想法,而应当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
将近 20 年的合作,从青少年时期的初露锋芒到两届奥运会的摘金夺银,Tessa 和 Scott 成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冰舞组合之一,但当 7 岁的 Tessa 和 9 岁的 Scott 第一次牵手滑冰的时候,他们从未梦想过有一天会成为奥运冠军,“那时候我们很小,甚至连参加一届奥运会都没想过。我们常开玩笑说,是冰舞选择了我们,我们只是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渐渐才有了奥运梦想。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是幸运的。能站上奥运会的舞台,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后,Tessa 和 Scott 马不停蹄地投入了世锦赛的备战,推掉所有社会活动和采访,马上回到密歇根训练,生活和平时别无二致。而2014年索契奥运会之后,暂别赛场的 Tessa 和 Scott 则更加忙碌,“我们本以为能更多地陪伴家人,可实际上,我们只在家呆了两周,之后一直奔波各处。但我们也很高兴,终于能去参加一些曾经因训练和比赛不能出席的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尝试了新的东西。”直到 2014 年 6 月,Tessa 才到法国度了一个月的假,在一个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的地方,放空自己。回忆起索契之后的第一个休息日,Scott 则笑着说:“十分疯狂,因为我的第一个休息日持续了两年。”
重回赛场的选择,也让很多人更加期待 Tessa 和 Scott 在平昌奥运之后是否会继续留在赛场,甚至再战北京。但Tessa和Scott现在专注于每天的训练和生活,还没有考虑平昌奥运之后的计划,“我们一定会去北京,但是应该不会参赛了。不过我们现在学会了不要随便对未来过早地下定论,毕竟几年前谈起参加平昌奥运会,我们绝对会哈哈大笑,觉得是天方夜谭,但我们还是回来了。”
赛场之外,Tessa 和 Scott 出版了自己的传记,并拍摄了名为 Tessa and Scott 的纪录片。又一个四年过去,Tessa 和 Scott 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甚至有人建议他们再出一部续集,“书名就叫 Tessa and Scott: the Tell-all 吧,” Scott 补充道,“好吧,或许叫 Tessa and Scott Again 更为合适。”(记者注:tell-all有记载详尽的传记之意,同时也有揭露名人丑闻的娱乐报道之意,Scott在此开了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