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四大洲锦标赛作为明年平昌冬奥会场花样滑冰项目测试赛,吸引了诸多顶尖选手前来参赛,提前体验奥运冰场,涩谷兄妹与记者分享了他们过去一周对比赛和场馆的感受。
问:来到冬奥会比赛场馆比赛,有哪些不同于其他比赛的感受呢?对自己发挥有什么看法呢?
Alex:正如许多其他选手已经提及的一样,在这里比赛我们感到激动不仅是因为这次四大洲锦标赛,而且我们会去想这一年里将会发生什么。我们非常喜欢这块冰场,条件设施都相当出色,场内外设计都很漂亮,这次四大洲比赛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每个人都会想象明年再次来到这里的情景,我们也不例外,无比期待明年冬奥会的到来。
Maia:我跟Alex想法一致,本届四大洲是奥运测试赛,在奥运场馆比赛的感觉无与伦比,但所有的一切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我而言在奥运场馆比赛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过去一周我们过得也很开心,带着这里美好的回忆投入来年奥运赛季的训练,也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Alex:就本次比赛,我们最满意的方面是自己的表演。全美锦标赛结束后我们训练很刻苦,也颇有成效。我们很满意能够在这里展示出过去三周的训练成果和进步,这次的成绩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训练,争取在世锦赛上展现更好的自己。

问:过去的一周里你们肯定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其中让你们记忆最深的是哪一个瞬间呢?
Maia:我最难忘的时刻是自由舞结束的那一瞬间,不仅是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多么美好的一周,也想到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自由舞赛前热身时 Alex 因踩到掉落在冰面上水晶装饰而摔倒,我们在后台检查他的冰鞋是否受损,但我们没有让这个意外影响到自由舞的发挥,而且我们奉献了截止到目前这个赛季最好的一次表演。但这个意外让我们更加坚强的面对比赛,相信对方和搭档关系,也促使我们在世锦赛上更进一步。
Alex:那一刻的确很特别,我之前从未在热身中摔倒,对我们而言惊诧多余忧心,我们试图去分析为什么会这样,起初我以为是我的冰刀出现了问题,不过 Maia 发现我应该踩到了别人服装上掉落的水晶装饰。当时还有三分钟热身结束,我决定提早结束热身去检查冰鞋和冰刀的状况,这的确会比正常比赛增加一些额外的压力,但正如 Maia 所说,我们为这次比赛准备的相当充分,也充满自信,我们没有让这个小意外影响到比赛,展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次自由舞所经历的一切让我们更加成熟和自信,我们也将带着这份自信进入奥运赛季。
问:四大洲比赛之后你们打算如何备战世锦赛?
Maia:与全美锦标赛相比,我们在四大洲比赛中的发挥有了显著进步,而这两场比赛仅隔了三周,我们相信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会促进我们进步,这次比赛也是对这些努力的检测结果因为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这赛季最佳表现。今年我们对自己的节目非常投入,在世锦到来之前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在世锦赛能有更好的表现,也为我们这赛季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
问:这个赛季自由舞名称为Evolution(进化),在中国杯赛后采访里你们提到节目是想表达两人自上赛季后的进步,能详细解释一下这种进步是什么吗?
Alex:事实上自由舞所选用的音乐片段没有任何一个名字叫进化,我们决定将这个节目命名为进化是因为我们创作这个节目的方式。我们始终相信我们仍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这个赛季我们要做的是成为我们自己所能达到最好的自己,为奥运赛季做准备。我相信外界很多人也注意到我们过去两个赛季所取得进步,下个赛季我们希望可以创造出更棒的节目,我们会继续这个方向前进。
问:你们这两个赛季自由舞都很成功,这会对你们准备奥运赛季的节目提出更多挑战吗?
Alex:这赛季我们已经准备好面对短舞和自由舞的创编过程的挑战。在上赛季末这赛季初,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经历了上赛季自由舞的成功,我们将向何处发展,以及要编排怎么样的节目。我认为这赛季我们成功的完成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受限于上赛季的成功,也乐于挑战自我尝试新的内容。这个赛季我们成长了许多,我们相信下赛季能继续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问:这个赛季有很多单人滑选手来Marina Zoueva这里训练,比如Patrick Chen、Nathan Chen, Gracie Gold等,不同项目选手的到来对你们会是一种激励吗?
Maia:我们和Marina Zoueva的关系很特殊,再过几周就将是她执教我们十周年的日子了,她伴随着我们这个职业生涯的成长,我们也在她的教导下成长了很多。有更多的选手来到冰场训练总能带来不一样的东西,Patrick Chen是非常优秀的选手,和他们一起训练只会激励我们进步。
Alex:这可以给训练带来更多的活力,我们和Marina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我知道我们可以信任她,同时她也信任我们去做我们认为自己需要做的事。这种充满信任的关系使得我们能可以度过任何困难,尤其是这赛季。世锦赛的备战计划包括和这赛季一直在帮助我们的一些技术、舞蹈专家合作,我们相信这个良好的教练环境将会给我们奥运赛季带来更多的信心。
问:你们还记得第一次见到Marina Zoueva的情景吗?
Maia:我记得我们开始跟随Marina训练时Alex还没有她高,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
Alex:我们开始跟着祖耶娃训练是十年前,我十五岁Maia十二岁。我们对她非常尊敬,她有着丰富的执教经验,成功的训练方法,带领着选手从不为人知成长为奥运冠军。至于第一次课,大致就是一些基础的技术动作,比我们学到什么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去了解她,她把自己介绍给我们。我认为她作为我们教练和这段合作关系的成功在于她非常尊重我们的个性,当然她希望我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尊重每一个选手个体是最有助于我们成长成现在这样。
问:赛后Marina Zoueva接受采访时表示你们与其他选手有很大不同,你们认为她指的是哪些方面呢?
Maia:过去两年中我们一直在专注于发现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起起伏伏,在2011年我们第一年升入成年组时就获得了世锦赛铜牌,我们那时都是青少年。但之后的几年,我们在不断前进但显然大家也看到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的成长的痛苦。我们始终热爱这项这项运动,也怀有热情,那几个赛季我们知道想要在冰上展现自我有多么困难。如果祖耶娃认为我们是一对非常独特的选手那对我们是非常大赞誉。就像Alex说的一样,她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教练。我们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她和我们的师生关系有效。她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同时她尊重我们去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展示我们想带到冰上的东西,这让我们有足够自由的空间去创作一些很特别的节目。不仅是与她合作,还有其他的专家,一同将一些独特的东西带到冰上。
Alex:她会倾听我们的想法,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也会与我们交流。随着我们逐渐成熟,我们会有很多自己的品味、风格和偏好,她尊重我们对花样滑冰的选择——风格、音乐、服装等,她也支持我们挖掘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且从花样滑冰以外的世界里寻找灵感。从特定的方面来讲我和Maia是很特别的一对选手,是因为我们是现今成年组中唯一一对兄妹组合,我们大概也是第一对在ISU锦标赛级别取得奖牌的亚裔选手,从外形上我们有别于其他组合。

问:训练比赛之余你们在社交网络中非常活跃,Twitter, Instagram以及Youtube频道,你们建立Youtube频道的初衷是什么呢?
Alex:建立Youtube频道是我们俩共同的决定。我们成长于社交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家对我们有兴趣,想从选手的角度了解花样滑冰选手和他们的家庭这一路成长的过程和经历。我们之前通过照片和博客的形式分享过自己的经历,现在应该还可以读到这些文字。接下来我们希望与更多的人来分享这一切,更好的与粉丝分享这一切。因为这项运动我们有很多难忘的旅行经历,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遇到很多一直无私支持我们的粉丝。花样滑冰给予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反馈这项运动,跟那些刚开始关注这项运动的观众,在电视机前看转播的冰迷,和那些对幕后感兴趣的人,分享我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
Maia:就像Alex说的一样,对我们而言回馈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此热爱这项运动。这项运动中有非常多让我们热爱和吸引我们的东西。很多之前不熟悉花样滑冰的人在看过我们发在Youtube的视频后留言说他们很喜欢这些视频,成为了花滑粉丝,这是对我们的最高赞扬了。
Alex:YouTube视频的确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剪辑,我们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不过我们收到很多积极的反馈。我们非常感激在我们小时候那些我们敬仰的选手花时间跟我们合影和签名,是那一代选手鼓励我们的方式,也鼓励我们梦想有一天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参加四大洲、世锦赛等高水平赛事。如今信息时代,视频是一种很独特的方式去吸引各个年龄的人从事这项运动,或者喜欢上这项运动。我们非常热爱这项运动,这也是你们(记者)愿意来报道的原因,而除了电视转播还有很多幕后有趣的东西,大家只能从电视上看到赛前热身,短节目/短舞蹈,自由滑/自由舞。我们的博客和视频希望可以更多去展示好玩的一面,后台发生的事情,大家从电视上看不到的画面,花样滑冰很多选手都非常风趣,个性十足,我也相信冰面愿意了解这些。
问:你们是谁先开始滑冰的?
Maia:我们一起开始滑冰的。
Alex:我们同一时间开始学习,Maia是家里第一个花样滑冰选手,我在开始学花滑后并没有马上就认定自己是一名滑冰选手,我那时还有很多其他兴趣爱好。
Maia:从我开始接触滑冰开始我就很喜欢,意识到这是我想去追求的东西。Alex是之后慢慢发现自己对这些运动的热爱。
Alex:我学花样滑冰不是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什么意识到我也想这么做。而是因为家里只有我和Maia两个孩子,我妈妈不想让我只知道在家看电视,便把我也带去冰场看Maia滑冰。当我看到Maia很享受滑冰这项运动,她也很开心,我想或许我也可以试试看。起初几年我们练习单人滑,我们很喜欢在冰场一起的时间,不是一起滑,而是作为兄妹一同在这项运动中成长,学习新鲜事物,自然而然冰舞成为了我们之后的选择。
Interview/Photo:Aoran Liu